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

宁德时代不行了?

相较于电动汽车的高歌猛进,为其提供电池的宁德时代日子却并不好过。

先是市场份额不断缩水,甚至在今年9月创下历史新低,占比不足40%。其股价更是再创新低,暴跌9500亿。业内人士评论,就算宁德时代启动降价方案,都未必能挽回市场。

一代霸王宁德时代怎会到如此地步?

1.曾为全球最大供应商,今市场占有率竟不足40%?

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,是我国率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制造商。迅猛发展下,2019年,宁德时代凭借亿万市值,成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供应商,称霸新能源产业市场。

然而打江山易,守江山难。转变发生在2021年,其它车企利用宁德电池完成自身车辆量产后,在利润的驱动下,已不断开启动力电池自研之路。

比如蔚来在使用宁德时代电池的同时,将成本更低的中创新航加入供应商中,目前6成的三元锂电池均来自于中创新航。

同时,蔚来已获得20亿元资金用于自研电池,并表示之后每个月,蔚来都将为自研电池投资10亿元,而中创新航未来也可能面临淘汰,可见其在电池方面的的投入和野心。

小鹏汽车则同蔚来一样,利用成本更低的中创新航取代宁德时代。2021年,中创新航供应率已占比近50%,而宁德时代仅有16%,并且呈下降趋势。

去年,小鹏汽车成立广州鹏博汽车科技公司,注册资本高达50 亿元,而经营范围也包含电池制造、电池零配件生产等。

自研电池已蔚然成风,而他们对宁德时代的抛弃,也使得其市场份额不断缩小。据数据统计,今年9月,宁德时代国内市场份额已下降至39.41%,创下19个月新低。

2.成本不断上升,自研才是硬道理!

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,成分和市场份额所占比例极大。而宁德时代前期正是依靠着动力电池的技术优势,掌握了价格的话语权,一度成为该领域的巅峰,拥有亿万市值。

但其极高的价格也让不少车企喘不过气来。某车企董事长在去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直言:“当前动力电池成本已占到整体的40-50%,甚至60%,这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嘛?”

顾此,其它车企正加强电池自研,减少对宁德时代的依附。这不仅可以避免瓶颈问题,完善自身供应链,还可节省成本,获取巨大利润。

同时,在与新能源相同重要的生科领域,国内企业也早已将自研提上了日程。国内生科标杆企业TIME SHOP早在2018年便开始对延长人类健康时间的物质进行自研,四年后,新型定向酶技术诞生,其成果“益胜好”顺利落地。

而此技术,不仅避免了重金属残留,将物质纯度提升到99.9%,还实现了原料成本直降95%。随着国内百吨级工厂的建立,“益胜好”价格直降到百元,相较于同赛道制品的千元价格显得尤为亲民。

国内企业TIME SHOP自研技术成功后,一经京JD东发布,便迅速受到国人追捧,5000瓶库存被一抢而空,率先吃到了市场红利。之后专注于该领域深耕,推出辅酶Q10、虾青素等系列制品。

宁德时代的没落,也给更多的国产企业敲响了警钟。只有不断创新,拿下成本优势,做到真正让大众收益,才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。而“益胜好”正是在此警示下,通过技术创新打下价格,成为普通国人可以享用的前沿科技制品。

3.动力电池之争,才刚刚启幕

“得电池者得天下”已成为新能源车行业的共识。全球化发展下,新能源汽车之争正进入深水期。

近期,宁德时代宣布与福特合作在美建工厂。而此次合作,由福特汽车全资子公司运营,宁德时代提供技术支持。这是否会为宁德时代打开新的自研大门,仍有待时间的验证。

但就目前而言,动力电池赛道正不断涌进新的势力。传统车企广汽集团也加入到了动力电池的研发,希望能瓜分到这块大蛋糕。

动力电池的未来走势仍不明确,但确定的是,只有坚定自主研发的决心,才会有更好的未来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推广者专属福利,新客户无门槛领取总价值高达2860元代金券,每种代金券限量500张,先到先得。
Top